近日我市群众祭祀情况
日期:2008-04-01阅读: 19538 次

 
近日我市群众祭祀情况
 
 
    清明节将至,到我市各殡仪单位祭祀的群众陆续增多,特别是3月29、30日,为清明节前最后一个双休日,两天来全市祭祀群众达69万人,祭祀人数明显增多,形成了清明节期间首个祭祀高峰。由于各级民政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确保了群众祭祀活动在安全有序中进行。从总体情况看,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  相关部门配合,上下协调一致
 
    3月22 日,市政府召开清明节殡葬工作联席会议后,各区、县(市)政府也及时召开了由相关部门参加的协调会,对做好清明节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连日来,我市民政、公安、交通、卫生、消防、行政执法等部门协调一致,共同做好清明节工作。市卫生部门派出的救护车和市消防部门出动的消防车,停放在群众祭祀高度集中的殡仪馆和公墓,随时待命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市公安部门出动警力,指挥交通和协助殡仪单位做好安全工作。市行政执法和民政部门加强了对殡仪馆周边、公墓周边、医院周边的检查,重点整治了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和违规殡仪中介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使“三边”地区环境明显好转。为指导殡仪服务工作,确保群众祭祀安全,市民政局领导和各区、县(市)民政局领导分别到各殡仪单位了解群众祭祀情况,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二、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文明祭祀
 
    为了引导群众文明祭祀,两天来于洪区、苏家屯区、沈北新区、辽中县和东陵区等民政部门积极协助各个街道社区、乡(镇)村建立了临时公祭堂。龙泉墓园与新闻媒体联合开展了网上祭祀征文活动。辽中县殡葬管理部门出动了宣传车,一些区、县利用本地区电视台广泛宣传国家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全市各殡仪单位还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和利用广播等形式宣传文明祭祀。在各殡仪单位服务区内,由市民政局统一制作的“鲜花换烧纸”大型宣传板设立在明显处。在“鲜花换烧纸”服务台前,工作人员不停地把一束束鲜花送到祭祀群众手中。在祭祀区内人们看到过去院内的烟雾逐渐减少,而用鲜花祭祀的群众数量明显增多。据统计,采用鲜花祭祀的群众占祭祀总数的80%以上,鲜花祭祀已成为祭祀方式的主流。两天来,在各个殡仪单位没有发生销售封建迷信丧葬用品和搞封建迷信丧事活动的现象。截止到3月30日,全市已组织3次骨灰撒海活动,有80余盒骨灰撒入大海。骨灰入土植树的数量也明显增加,海葬、树葬的骨灰处理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群众所接受。
 
三、  服务方式创新,便民项目增多
 
    为了让广大群众看到今年清明节我市殡葬服务工作的新变化,各殡仪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向群众提供便民服务项目。两天来,市回龙岗墓园为祭祀群众提供的免费停车场停放了2100台车辆。天山墓园备用了1000个小水桶,免费为清洗墓碑的群众使用。于洪区西郊卧龙公墓人性化的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市骨灰入土植树纪念林聘请的医生始终坚守在服务现场。各殡仪单位备好的急救药品、饮用水、扫墓用的各种工具摆放在指定地点无偿为群众使用。为做到让群众自愿选择服务,明明白白消费。各殡仪单位将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全部上墙公示,并设立了服务咨询台、引导服务员、在服务区安装了服务标识,为群众祭祀提供了方便。
 
四、  提倡“错峰”祭祀,确保群众安全
 
    为确保群众祭祀安全,各殡仪单位针对清明节前的双休日可能会出现人流、车流高度集中的新情况,积极采取各种安全措施,防止了拥挤、道路堵塞和各种事故的发生。3月29日早上6时刚过,祭祀群众就陆续来到全市各个公墓和殡仪馆,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是听了民政部门宣传“错峰”祭祀后提前来祭祀的。很多人说,我们不但要错过清明期间的祭祀“高峰日”,还要错过每天的祭祀“高峰时”,这样不仅保证了安全,还节省了大量的时间。3月30日这一天,虽然下了一天的小雨,但祭祀的群众比前一天增加了一倍多。为了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各殡仪单位实行了领导干部“双值班”制度,确定了重点安全防范部位。市回龙岗公墓、东陵区殡仪馆、于洪区殡仪馆等单位在服务区醒目处设立了安全防火警示牌。陶然寝园设立了安全防火?望哨,菩遥山公墓在各个墓区设有灭火器。为了防止群众在安葬骨灰时燃放鞭炮引起火灾,市骨灰入土植树纪念林等单位配备了燃放鞭炮的专用铁桶。市殡仪馆等单位的安全巡视员不停地在各个服务区进行巡视,并主动向祭祀群众宣传安全防火内容。在全市各殡仪馆的骨灰寄存室,祭祀群众在服务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地取送骨灰盒,未出现任何问题。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使首个祭祀高峰在平稳中度过。
 
 
 
                                                   二00八年三月三十一日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