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沈预计400万人参与祭祀 各公墓全面禁烧
日期:2019-03-20阅读: 17190 次

 清明节沈预计400万人参与祭祀 各公墓全面禁烧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李娜报道 今年清明节,沈阳预计400万人次参与祭祀,同时,沈阳各大殡葬单位将全面实行禁烧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昨日,市民政局召开了全市清明节工作专项部署会议,对2019年清明节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2019年清明节主题为“平安清明 优质服务”。近几年,沈阳市清明期间群众祭祀人数每年都能到达400万左右人次,规模非常大。

    今年清明期间,市民政局要求各殡葬单位要详细制定工作计划,做到日常业务工作和群众祭祀保障工作两不误,加强对遗体运输、证件查验、火化确认、信息比对、档案留存等服务环节的全流程管理,杜绝业务差错事故发生。同时,保障中低档殡葬服务和殡葬用品供给,坚决杜绝擅自增设收费项目和误导、捆绑、强制以及变相强制消费等行为。

    今年,沈阳各殡葬单位将推出树葬、草坪葬等多种节地生态安葬方式,3月16日至17日将举行首期海葬活动启动仪式。

    同时,沈阳还将对市户籍逝者以骨灰撒海方式进行安葬的逝者家属,每份海葬骨灰补贴400元,用于海葬家属市内交通及食宿补助,补贴以现金形式发放给骨灰海葬家属。同时,每份海葬骨灰免除随行家属3人的往返租车费、租船费;免费颁发海葬证;免费提供骨灰降解容器,海葬专用绒布袋、手提袋;免费提供布置船用的鲜花和花束,家属用的花瓣、花篮、毛巾、手套、胶带、工具;免费提供集体礼仪服务。

    经营性公墓还将有计划地规划出公益墓区,提供低价位墓穴,为市民提供保障需求。

    今年,沈阳还将对沈阳市户籍死亡人员以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进行安葬的逝者家属给予1000元补贴。所谓节地生态安葬指的是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法。对选择节地生态安葬形式的骨灰,每份给予家属1000元,给予承办安葬服务的公墓单位500元的补贴。

    同时,沈阳对市户籍死亡人员骨灰寄存在殡仪馆并约定寄存20年及以上的逝者家属,免除骨灰寄存费。但家属如果在20年内终止寄存协议并将骨灰取出殡仪馆,则不再享受免费寄存政策,需补缴寄存费用。

    今年,沈阳还将实行惠民殡葬服务政策,对沈阳市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城市集中供养的“三无”对象)、见义勇为牺牲人员、人体器官捐献者、查实不了身源的无主(名)遗体和计划生育特殊扶助家庭成员(失独家庭)实行减免服务项目。其中包括遗体火化费740元、遗体寄存费105元(最多三天,35元/天)、遗体接运费400元(县级殡仪馆300元)、纸棺费120元、骨灰盒费100元、骨灰寄存费600元(最多5年,120元/年)。

    清明祭祀工作涉及群体大,安全隐患风险多。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将对全市殡葬行业安全生产和祭扫工作进行定期督查检查;市民政事务行政执法队要加大执法督查力度,重点对“三边”(市场周边、殡葬服务单位周边、医院周边)、“三店”(日杂店、食杂店、寿衣店)和流动商贩进行治理,对非法殡仪车辆和违规殡仪服务机构进行治理。

    同时,沈阳各公墓单位也将全面实行禁烧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设置禁烧标识牌和加大墓区巡逻管理力度,坚决杜绝火灾事故。大力推广敬献鲜花、绿化植树、网上纪念、社区共祭、错峰祭扫等多种祭扫纪念方式;免费提供鲜花、绢花圈等无污染可循环的殡葬用品,逐步使文明低碳祭扫成为社会祭扫主流方式。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