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粗暴的殡葬改革将民心置于何地
日期:2018-08-08阅读: 16803 次

 

   日前,《人民日报》新闻客户端发文《凭一纸公文就抢棺砸棺,这还是治理吗》,报道了江西省在推进殡葬改革中,多地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搜查棺材,见棺即夺,集中堆放销毁的“抢棺砸棺”事件。这样以一纸公文代替道理、以闯户夺棺代替情理的强行夺人私产的霸道行径,使得手段之蛮横、行政之粗糙、治理之无方暴露无遗。

  社会治理,本身就是一个民心工程,因为治理的目的是为了民众更好的生存。殡葬改革作为一项“民政”,更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众工作,如果搞群众工作仅仅依靠行政方式粗暴推进,赤裸裸的展示权力,那只能是破坏群众的生存权。即使工作得到了推进,民心也是一片凋零。再观当下,一些党员干部没有将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放在心里。梳理以往的新闻可知,有的对办事群众横挑鼻子竖挑眼,有的在接到群众投诉时说“你这寻常老百姓够厉害了”,有的把“鱼水关系”弄成了“油水关系”。如果任由这种失民心的言行滋生蔓延,势必会动摇党的群众基础,威胁党的执政根基。

  回溯历史,我们党正是秉承着“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理念,才取得了改革、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人民的心声、心愿、心念就是民心,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要避免出现这种简单粗暴推进殡葬改革等事件,就必须正确认识和贯彻落实好“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始终站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自觉摈弃官僚主义,主动抵制形式主义,放弃简单粗暴、蛮横霸道的错误执法方式。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设身处地的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将心比心,将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更要求纪检监察机关敢于亮剑、严肃惩治脱离群众,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通过完善制度,强化问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将党的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基层,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体共产党员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取得新胜利。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