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市殡葬管理处清明节工作
日期:2017-03-15阅读: 17327 次
清明节即将到来,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及法定假日,我市已经连续实现9年的平安清明目标。
从我市去年清明节祭祀情况看,今年全市殡葬单位仍然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去年清明节期间全市各殡仪单位累计接待祭祀群众400多万人次,预计今年仍将超过400万人次。预计今年清明节群众祭祀高峰将集中在4月1至5日当中,时间相对集中,各殡仪单位将面临着短时间、高密度、小空间的压力。
按照民政部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服务宗旨,将服务高标准严要求贯穿全年殡葬服务之中。以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树立文明节俭办丧新风尚;以绿色环保理念为主线,在“幸福沈阳共同缔造”与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中着力展现殡葬行业的风采,让今年的清明节更加平安有序。
一、倡导错峰祭扫。由于今年的放假时间与周末时间相连,预计高峰期将在4月初的前几天。时间相对集中,各殡仪单位将面临着短时间、高密度、小空间的压力。因此倡导错峰错时祭祀,尤为重要。提请市民错开祭祀高峰日,避开早7点至10点的高峰点,选择10点后或下午祭祀先人。
二、创建平安清明。全市殡葬单位于2月初全面开展了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排查整改,不留任何漏洞和死角。其中包括骨灰存放室、集中焚烧区、祭拜公祭处、遗体火化间、油料存放库、消防通道等重点场所以及祭扫服务接待、人员车辆疏导、应急服务保障、遗体交接火化等关键环节。对园区内道路交通标示牌等基础设施进行重点规范。目前,全市各殡仪单位安全自查工作全部完成,各项岗位责任目标已落实到位,清明节服务准备工作就绪。清明高峰期,我们将随时向各位发送各祭祀点人群众祭祀情况,请大家做好前期预报。
三、做好优质服务。按照民政部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今年,我们将持续深化“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做到“八不得、八提升”(不得出现“生、冷、硬、推”的服务态度,强化人员素质,提升人文化、专业化服务水平;不得出现脏乱差的服务环境,改善服务条件,提升整洁温馨和绿化水平;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落实价格管理要求,提升严格执行价格政策水平;不得误导、捆绑、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坚持公平交易,提升诚信践约水平;不得隐瞒或模糊服务内容、标准、价格等需公开的重要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提升服务公开透明水平;不得刻意减少中低档殡葬服务和殡葬用品供应量,保障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提升公益性服务水平;不得出现轻率火化、烧错遗体等重大服务事故,强化服务全流程管理,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不得利用工作职务之便从事违法违纪违规活动,全面加强风险防控,提升廉洁从业水平)。
我市今年推出清明节期间推出八项服务承诺,全市各殡仪服务单位将设立清明志愿服务站,为扫墓群众提供咨询服务、道路指引、应急处理等服务;平价供应丧葬用品;部分公墓将开通直通车,为扫墓家属免费提供祈福卡、黄丝带、清明寄语、时空邮笺等祝福用品。市回龙岗墓园将提供24小时预约服务,并推出21项免费便民服务等。
四、推行生态殡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方式,鼓励引导群众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今年,市民政局联合10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就实行生态安葬奖补政策给予落实。沈阳市骨灰入土植树纪念林,作为全国最大的树葬基地,目前已安葬骨灰超过36万盒,今年清明节将继续发挥树葬基地作用,满足群众生态安葬需求,为群众提供节地生态安葬方式。3月11日我市17年首期骨灰撒海活动正式启动,届时将有74盒骨灰撒入大海,191名市民参加海葬活动。3月22日,我市将举办第二次海上公祭活动,届时将有176位家属参加。
五、倡导文明祭祀。积极发出文明低碳祭祀倡议,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踏青遥寄等方式。在全市殡葬单位继续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提供免费祭祀代理服务。市民政部门将指导有条件的社区开展集体公祭、邀请民俗专家进墓园讲解清明习俗、在社区网站开设清明主题宣传专栏、倡导家庭追思会等文明祭祀方式;沈阳殡葬网将扩建网上纪念馆规模,与微信号公祭堂一起继续开通祭祀留言,为家属提供一个免费的虚拟祭祀平台。今年,全市殡仪馆从民俗及安全考虑,倡导祭祀群众不搬动骨灰盒祭祀先人,各殡仪馆为祭祀群众准备免费灵位牌,方便群众祭祀。
清明节即将来临,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清明节真正成为“传递亲情、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确保我市清明节群众祭祀安全、文明、有序。
2017.2.27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