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殡葬服务转型重在提升对生命的尊重
日期:2016-06-07阅读: 17314 次

 

    人们关于殡葬的观念(如对死亡的称谓)、殡葬的操作(如丧礼)和殡葬实物(如纸钱、棺、墓地)中都寄托了一定的含义,即对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对永生的追求、对现存社会的反映等,这些就构成殡葬文化。因而,殡葬文化就是人们在殡葬的观念、殡葬的操作和殡葬的实物中所隐藏或寄托的某种“含义”。 如殡葬观念的一些词汇。中国人不直言死,多称“仙去”、“老了”、“作古”之类,这些称呼在挽联中使用频率尤高。现在很多殡仪馆的吊唁厅也很少直称,多冠以它名。这些名词中都有很深的含义。它们大体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三类寄托或认知:

    通过文化表达,实现纪念和传承的目的。人们买墓地的目的,不只是为逝者找个安放的地方,还能纪念他、尊重他,并把精神传承下去,这是当前我国殡葬服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打通殡葬企业尊重客户、服务客户的“最后一公里”迫在眉睫。鉴于殡葬改革知易行难的现实国情,践行绿色生态葬需把握好三个关键性环节。一是致力打破旧俗的观念更新。殡葬改革不只是对逝者安葬方式的简单改变,更不啻于一场挑战旧俗的思维革命。导致生态葬遇冷的最大梗阻,就在于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比如,“入土为安”的习俗,“凭吊有物”的考量,讲风水、论排场的厚葬心态等。这就导致许多人把生态葬与“薄葬”划上了等号,惧怕由此担上“不孝”之名。这显然是一种认知误区。常言道“人死如灯灭”。孝道当在生前、祭奠重在人心,铭记其德行、传承其品格、实现其夙愿,才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与纪念,只要心诚之至,未必要过分在意徒有表象的外在形式。
据了解,为保障节地生态安葬顺利推行,国家将出台新举措:首先,在骨灰或遗体公墓内集中安葬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其次,将着力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城镇公益性公墓建设、按比例配建节地生态安葬区域等方式,强化安葬设施的生态功能。最后,还将着力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服务水平。严格落实安葬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拓展服务项目,强化人文关怀,积极提供便民高效服务。将着力培育现代殡葬文化。厚植符合节地生态、绿色环保要求的安葬理念,培育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点、群众基础的殡葬行为规范。
二是营造移风易俗的殡改氛围。习惯成自然的传统陋俗具有顽固性与反复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冲破旧观念、践行生态葬注定是一场需要久久为功的攻坚战、持久战。力倡“魂系生态、叶落归根、回归自然、绿荫后人”的生态安葬理念,着力构建节俭、文明、绿色的殡改氛围,当不失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为弥补宣传不力、氛围不浓的现实短板,不仅需要来自官方、社会及舆论工具的大强度、立体式的广为造势,更需各级政府官员身体力行的“破冰”引领。就像60年前老一辈革命家带头签名倡导火葬一样。正所谓风成于上、化俗于下。党员领导干部以积极姿态践行节地生态安葬,带头丧事简办、低碳祭扫,势必产生具体化、人格化、形象化的示范效应,成为推动绿色生态安葬的无声力量。
据王计生介绍,由中国殡葬协会在福寿园内主办的“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已成为业内提升学习的“加油站”,陆续为业内培养了近4000多名行业经营管理人才,福寿园内的红色旅游基地新四军广场、上海近现代600位名人英杰园、上海人文纪念博物馆、红十字会的遗体捐献纪念墙、上海犹太人的主题园区??????处处体现了福寿园的尊重与担当、创新与变革。 福寿园引领了全国殡葬向着人文、公益、生态殡葬迈进,开辟了全国殡葬现代、文明、科技的殡葬路径。并在内涵发展、外在表现、路径选择等诸多方面给行业带来了丰富而深刻的启示,并将为我国殡葬未来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本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